殡葬业需不需要高科技?值得不断探索

?清明节期间,各地公墓开放祭扫,去年未能实地祭扫者,今年得以实现。当然,在去年清明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许多地方的殡葬单位都尽可能运用新技术,采取更加绿色文明的方式为公众提供服务,有的单位还提供了远程祭扫服务,受到好评。

天眼查数据显示,我国目前有10万余家殡葬相关企业。殡葬业需不需要高科技?需要,而且这样的高科技,不仅仅是开放一个摄像头,提供远程观看祭扫过程那么简单。

民政部的数据显示,从2015年至2019年,我国每年火化遗体数量从459.5万具增加到522.7万具。事实上,在几年里,居民死亡率变化并不大,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,2019年全国人口死亡率甚至还低于2014年。

那么,为什么火化遗体数量却增加了呢?这是因为,居民的殡葬意识正在不断转变,火化率逐年在上升,从2015年的47.1%上升到2019年的52.4%。毕竟,送走这一代逝者的子女,多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,殡葬意识自然不同。

这样的意识转变不只体现在火葬率上,也体现在安葬方式上,选择将逝者生态葬、海葬等节地安葬模式的家属越来越多。以南京市为例,该市生态节地葬比例不断提升,甚至出现了家族生态葬。而在土地更为紧缺的上海市,“十三五”末期生态葬占比已经接近90%。

但是,居民选择将逝者节地安葬,并不是不重视逝者,选择何种模式、在哪个公墓生态安葬也不是随意选择,相反,居民对生态安葬的要求更高了,数字化、多样化、个性化的高品质生态安葬需求也出现了,这就需要各地殡葬部门不断提升殡葬科技水平,以满足这样的需求。

比如,过去选择生态葬,容易出现祭扫难、定位难,亲人到底葬于花园中的何处,亲人的信息如何查找,这样的问题就需要信息技术解决。

以扬州公墓为例,通过AR技术,家属可以在大屏幕和手机上找到逝者生态葬位置,同时显示墓碑、照片、生前事迹等信息,实现AR墓碑虚拟祭扫,墓碑的石料难以战胜时间,但永久保存的数字资料则可以。

当然,如何与科技企业合作,让技术在家属能够接受的前提下,更好地满足殡葬单位和家属需求,各地客观条件不同,值得不断探索。

事实上,如果能有更多殡葬单位通过引入高科技,引导更多居民主动选择将逝者生态安葬,形成良性循环。那么,这不仅仅能够移风易俗,节约土地,也是对逝者的最好敬意。毕竟,回归自然,天人合一,才是国人对生命归宿的最美憧憬。正如诗中所说,“如果有来生,要做一棵树……一半洒落荫凉,一半沐浴阳光。”


版权说明:文章内容来自工人日报,其用途仅限内部交流;感谢原创作者,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